GYIG OpenIR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研究
程红光
学位类型硕士
2006-05-3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关键词腕足 氧同位素 四川龙门山 海平面变化
摘要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演化特征分析是古气候、古海洋环境研究的一种常用手段。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组成能近似地反映古海洋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因此,研究海相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组成对于了解古海洋平面变化、构造活动、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生物灭绝以及古海水温度、盐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0多年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研究历史表明:腕足化石分布广泛、壳体为低镁方解石成分,因而具有较强抵抗成岩后生作用改造能力,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原始海洋碳、氧同位素的理想分析对象。本论文对来自四川龙门山泥盆纪的腕足化石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通过对其碳、氧同位素不同影响因子的分析,结合四川龙门山泥盆纪时期的构造活动、地理位置以及其海平面变化的探讨,本论文得出如下初步认识: 1:四川龙门山腕足化石微体结构识别、阴极发光实验、微量元素识别以及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腕足化石保存着原始的海水碳、氧同位素特征。 2:腕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演化趋势同四川龙门山泥盆纪时期岩相古地理所反演的海平面变化有着良好的相关性。氧同位素呈负相关,碳同位素呈正相关。吉维特早、中期和弗拉斯早期的海侵、吉维特晚期和弗拉斯晚期的海退都在碳、氧同位素演化特征中有所反映。 3:通过对腕足化石中的氧同位素组成演化原因探讨中,氧同位素虽对应于海平面变化,但其却可能受控于引起海平面变化的冰川效应、大洋深层水的形成以及温度。初步估计冰川效应及大洋深层水可能影响氧同位素变化幅度为2.5‰,温度因蒸发作用所造成的氧同位素变化达2‰,同时温度的变化加强冰川效应。三者共同作用造成四川龙门山泥盆纪腕足化石氧同位素变化达5‰。碳同位素变化则受控于海平面变化。
页数81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3220
专题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程红光. 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研究[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1307KB)学位论文 暂不开放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程红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程红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程红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