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兰坪盆地西缘成矿流体特征、时空演化及其成矿效应
张锦让
导师温汉捷
20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授予地点北京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地球化学
关键词成矿流体特征 成矿时代 成矿流体时空演化 兰坪盆地西缘cu–ag(±pb–zn)多金属矿床 云南
摘要西南“三江”位于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个巨型造山带的结合部,是欧亚、印度、太平洋板块三大巨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区,经历了从特提斯形成演化到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演化历史。该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也是世界规模的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兰坪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陆内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属环特提斯构造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著名三江构造–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盆地中北部广泛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的分布严格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的控制,多呈脉状产出。研究表明,始于65Ma左右的印度–亚洲大陆对接碰撞,在兰坪盆地形成近平行的东西两大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东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了盆地东缘的Pb–Zn–Ag–Cu多金属矿床(主要包括:金顶Pb–Zn矿床、河西–三山Pb–Zn–Ag–Cu多金属矿集区);西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了盆地西缘的Cu–Ag(±Pb–Zn)多金属矿床(主要包括:白秧坪、富隆厂、金满、连城、科登涧等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 在西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内部,成矿作用亦存在明显的分带性。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矿床(主要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矿床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这些矿床主要赋存于侏罗系花开佐组的杂色碎屑岩中;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矿床(主要包括:白秧坪Pb–Zn–Ag–Cu多金属矿集区及一系列小型的Pb–Zn矿床)。 本论文以受控于西部逆冲推覆构造的Cu–Ag(±Pb–Zn)多金属矿床(下文简称西矿带)为研究对象,运用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测年等方法,对兰坪盆地西矿带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时空演化及其成矿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西矿带内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成因机制、矿化元素时空分带机制及与碰撞造山作用的祸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盆地西矿带Cu–Ag (±Pb–Zn)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论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运用循环测温以及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方法对兰坪盆地西矿带典型Cu–Ag(±Pb–Zn)多金属矿床脉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研究表明,西部逆冲推覆根部带的Cu–Ag(Mo)多金属成矿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性质流体参与:①富CO2深源流体,具有高温(集中在280°C–340°C)、低盐度(1–4 wt.% NaCl equivalent)的特点;②贫CO2盆地卤水,具有低温(集中在160°C–220°C)、中高盐度(集中在12–22 wt.% NaCl equivalent)的特点。西部逆冲推覆前锋带的Pb–Zn–Ag(±Cu)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则主要表现出盆地卤水的特征,均一温度集中在120°C–240°C,盐度集中于9–24 wt.% NaCl equivalent,深源流体参与成矿的现象不明显。 (2)C、H、O同位素特征表明,西部逆冲推覆根部带的Cu–Ag(Mo)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前锋带的Pb–Zn–Ag(±Cu)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 (3)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组成表明西矿带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盆地沉积岩,同时根部带的Cu–Ag(Mo)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深源物质的参与。 (4)黄铁矿和黄铜矿中流体包裹体的He、Ar 同位素研究表明,兰坪盆地西矿带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流体和饱和大气水的混合,没有明显的地幔流体成分混入。 (5)综合兰坪盆地西矿带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赋矿层位及控矿构造推测,兰坪盆地西矿带成矿作用是一个跨度较大的地质时间(56–29Ma),但主要存在三个主要的成矿期:56–54Ma(金满主成矿期)、51–48Ma(连城主成矿期)、31–29Ma(白秧坪主成矿期),分别对应于青藏高原的主碰撞期(65–44Ma)和晚碰撞期(40–26Ma)。至于,前人获得较新的金满铜矿床中蚀变矿物绢云母Ar–Ar年龄(36.8±0.8Ma)和伊利石K–Ar年龄(47.2–35.4Ma)可能代表了晚期构造–热事件对矿床的叠加或改造的年龄。这一年龄刚好兰坪盆地新生代碱性岩体年龄一致。 (6)初步建立了兰坪盆地西矿带Cu–Ag(±Pb–Zn)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
其他摘要Sanjiang are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between two giant orogenic belts, the Tethyan and the Circum-Pacific, and affected by the convergence of Eurasian, Indian and Pacific three plates. It experienced complicated evolution history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Tethys to India–Eurasia collision and uplift of the plateau. The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es of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and also an integrate part of the world-scale Tethyan metallogenic belt, where mineral resources for both precious and base metals are rich. The Lanping basin is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the Eurasian and Indian Plates, in the ea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s interposed between the Lancangjiang suture and the Jinshajiang–Ailaoshan suture. The Lanping basin is a significant Pb–Zn–Cu–Ag mineralization belt of the Sanjiang Tethyan metallogenic province in China. A series of Cenozoic base metal deposits occur in this basin, including the largest sandstone-hosted Zn–Pb deposit in the world (Jinding, with a reserve of 200 Mt ore grading 6.08% Zn and 1.29% Pb) and several Cu±Ag±Co deposits (Baiyangping, Baiyangchang and Jinman),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basin. These deposits are mainly hosted in Meso-Cenozoic mottled clastic rocks, and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wo Cenozoic thrust systems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segments of the Lanping basin, respectively. The thrusting i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Plates, and juxtaposes Triassic–Cretaceous over Tertiary strata.
学科领域矿床地球化学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5846
专题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锦让. 兰坪盆地西缘成矿流体特征、时空演化及其成矿效应[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兰坪盆地西缘成矿流体特征、时空演化及其成(6232KB) 暂不开放使用许可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锦让]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锦让]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锦让]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