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期刊论文
近40年来贵州高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
秦罗义; 白晓永; 王世杰; 周德全; 陈伟燕; 罗光杰; 张斯屿; 崔泽银
2015
发表期刊山地学报
期号5页码:619-628
摘要为了揭示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以贵州高原普定县为研究对象,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结合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利用1973年MSS,1990年、2002年和2009年TM 4期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区域差异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为耕地和林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1990年之前,后者向前者转移,转移比例为28.83%;1990年之后,前者向后者转移,转移比例为16.30%。2.水域和难利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研究时段内比例分别增加了0.81%和1.14%,建设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增加了2.98%。3.景观的破碎度和优势度先增加后减少,但多样性和均匀度先减少后增加。结合驱动力分析表明,研究期内整体可分为3个明显时段,分别为"1990年之前"、"1990—2002年"和"2002年之后",在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图上呈现出生态"恶化"-"好转"-"并存"的特点,同与之相伴的"生态破坏"-"生态治理"-"开发与破坏并存"的人类驱动呈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景观格局 驱动机制 贵州高原 普定县
学科领域环境地球化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642075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7[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352002/6702
专题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秦罗义,白晓永,王世杰,等. 近40年来贵州高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J]. 山地学报,2015(5):619-628.
APA 秦罗义.,白晓永.,王世杰.,周德全.,陈伟燕.,...&崔泽银.(2015).近40年来贵州高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山地学报(5),619-628.
MLA 秦罗义,et al."近40年来贵州高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山地学报 .5(2015):619-62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近40年来贵州高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583KB) 开放获取使用许可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秦罗义]的文章
[白晓永]的文章
[王世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秦罗义]的文章
[白晓永]的文章
[王世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秦罗义]的文章
[白晓永]的文章
[王世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近40年来贵州高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