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魏超;  彭头平;  范蔚茗;  张靖祎;  高剑峰;  董晓涵;  梁细荣;  陈林丽
2018
发表期刊地球化学
期号6页码:612-626
摘要

蛇绿岩作为古老大洋消亡的产物,隐含了重要的关于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信息。缅甸地区作为我国藏东东构造结的南延,两条重要的蛇绿岩带(东带和西带)被证实,其中东带密支那-抹谷蛇绿岩带形成于中侏罗世,西带形成于早白垩世。针对缅甸东带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研究。岩石(相)学的研究显示,东带密支那和抹谷地区的地幔橄榄岩组成相同,主要由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组成。进一步矿物化学组成分析表明,密支那地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Fo=90.4~90.9)与纯橄岩(Fo=90.8)具有相同的橄榄石Fo值,前者的尖晶石Cr#值(0.36~0.47)明显低于纯橄岩角砾中的尖晶石Cr#值(Cr#=0.61);抹谷地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Fo=91.32~92.01)具有比纯橄岩(Fo=91.93~93.69)略窄的橄榄石Fo值变化范围,以及略低的尖晶石Cr#值(前者为0.66~0.71,后者为0.68~0.80)。两个地区地幔橄榄岩矿物化学组成的差别反映了其源区部分熔融程度的差别,即密支那地区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程度要低于抹谷地区橄榄岩。而两地橄榄岩矿物化学组成均表明它们具有SSZ型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特征。结合前人对密支那地区地幔橄榄岩和相关岩石组合的研究结果,暗示缅甸东带蛇绿岩带形成于中侏罗世的俯冲背景。考虑到我国境内滇西地区并未证实与西藏地区相似的班公-怒江洋演化的岩浆产物,我们认为密支那-抹谷蛇绿岩带代表的是西藏班公-怒江洋(中特提斯洋)的南延,而不是新特提斯洋演化的产物。

关键词地幔橄榄岩 Ssz型蛇绿岩 密支那 抹谷 缅甸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8949
专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董晓涵;梁细荣;陈林丽. 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化学,2018(6):612-626.
APA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董晓涵;梁细荣;陈林丽.(2018).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地球化学(6),612-626.
MLA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董晓涵;梁细荣;陈林丽."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地球化学 .6(2018):612-62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2896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董晓涵;梁细荣;陈林丽]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董晓涵;梁细荣;陈林丽]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董晓涵;梁细荣;陈林丽]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