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IG OpenIR  > 研究生
安徽铜陵新桥Fe-S-(Cu-Au)矿床矿物原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其他题名In-situ trace elemental geochemistry of the Xinqiao Fe-S-(Cu-Au) deposit in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王怡昌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漆亮 ; 高剑峰
201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 磁铁矿 黄铁矿 新桥
摘要

铜陵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铜、铁矿床的成矿区域。尽管前人对该区众多Fe-S-(Cu-Au) 矿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此类矿床的成因仍然存在争议。由于成矿年代学结果的多样性以及成矿流体的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制约了成矿机制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本文选取铜陵集矿区内新桥Fe-S-(Cu-Au) 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凤凰山Cu-Fe-Au 矿床的成因已然确定,且与新桥Fe-S-(Cu-Au) 矿床紧邻,因此将其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分别对矿床内主要似层状(新桥)矿体中的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和黄铁矿分别进行了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的分析,进一步对新桥矿床进行了详尽的成矿过程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磁铁矿的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新桥Fe-S-(Cu-Au)矿床中分别取自层状矿体不同部位的三种类型的磁铁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岩交互作用,远离矽卡岩矿体的Type Ⅰ型磁铁矿相较靠近矽卡岩矿体的Type Ⅱ型磁铁矿以及靠近围岩的Type Ⅲ型磁铁矿具有更长的流体- 岩石交互作用;三种类型磁铁矿形成于不同的氧逸度条件下,从type Ⅲ型磁铁矿到type Ⅰ型磁铁矿再到type Ⅱ型磁铁矿,磁铁矿成矿氧逸度逐渐降低;不同类型的磁铁矿均落入Ca + Al + Mn vs. Ti + V 相关图中矽卡岩区域,表明这些磁铁矿的流体来源是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的热液。(2)磁铁矿的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凤凰山Cu-Fe-Au 矿床三种不同矽卡岩阶段的磁铁矿的水岩交互作用是分阶段的;三种类型磁铁矿随着硫化物含量的增加,从退矽卡岩早期到退矽卡岩晚期再到碳酸盐阶段,磁铁矿中Co含量是逐渐降低的;不同类型的磁铁矿大部分落入Ca + Al + Mn vs. Ti + V 相关图中矽卡岩区域,表明这些磁铁矿的流体来源也是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的热液。(3)黄铁铁矿的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新桥Fe-S-(Cu-Au)矿床中的黄铁矿有多种成因,分别是早期沉积成因的胶状黄铁矿,后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结晶程度较好的黄铁矿,还有被热液改造成因的黄铁矿。(4)磁铁矿和共生的黄铁矿中Ti、V、Co、Zn、Ga、As、Sr、Sn、Sb、W和Bi 的含量存在差别,两种矿物中这些元素的的含量可能会受到矿物组合的影响。(5)从以上研究可知,新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为矽卡岩相关的热液来源,主要的似层状矿体为早期沉积成矿被后期热液改造形成。

页数123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166
专题研究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怡昌. 安徽铜陵新桥Fe-S-(Cu-Au)矿床矿物原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安徽铜陵新桥Fe-S-(Cu-Au)矿床(10433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怡昌]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怡昌]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怡昌]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安徽铜陵新桥Fe-S-(Cu-Au)矿床矿物原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